跳到主要內容

錦里滙集川味大菜小吃

「錦里」不僅是中外遊客愛逛的古代建築現代商業步行街,成都人有事沒事也同樣愛逛,有原因的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|不如逛逛錦里美食~|

「錦里」和「武侯祠」連成一天片,兩個紅火觀光景點祇一牆之隔爾;但是成都人常逛錦里,卻很少進入武侯祠,或許為了陪伴到訪成都的親友,盡地主之誼才會不得不進入武侯祠。為什麼?因為進入武侯祠門票高達人民幣60元,進入錦里則一毛也不必花;而且看歷史古跡一次就夠了,逛錦里步行街有趣多啦。

我住武侯祠附近的旅棧,步行到那兩個地方,五分鐘內可達,買門票入武侯祠一次,約兩個小時便看夠了,倒是拍了不少照片。詳細走讀武侯祠的文物後,獲得很多新知識,譬如:

一、武侯祠是歷代唯一「君臣合祠」的祠廟,雖然武侯祠大門的匾額寫著「漢昭烈廟」四個燙金大字,可是人們卻稱「武侯祠」,對為臣的諸葛亮崇敬程度超過為君的劉備;此由參觀諸葛孔明塑像的人遠逾參觀劉備塑像多多的現象,便可了然於胸。

由此,似可引申到現代社會:「總統」不一定會比「總理」更獲得民眾的擁戴;「總經理」在公司職工心中的崇拜程度,可能超過「董事長」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|遙想臥龍先生與牛爺爺|

二、第二進大門上的橫匾,有一個「明」字,其左邊的「日」多出一橫,變成「目」,是有緣故的,因為現在的武侯祠係清朝康熙年間重建,清初文字獄盛行,極忌諱出現「明朝」的「明」字,會被影射為「思明擁明」、「反清復明」,嚴重的話,可能人頭落地,甚或抄家滅族,因此題字者為避免遭殃,特將「日」改為「目」,解釋為「劉備目光正確,用人唯才」。

我應該慶幸:還好現在不時興文字獄,否則像我這樣喜愛舞文弄墨之輩,危殆矣!

三、「前出師表」、「後出師表」係諸葛亮所作,但後人常見的是拓碑在武侯祠牆上,由岳飛書寫的法法貼,聽導遊說:岳飛是邊寫邊哭,令人感動。

看岳飛的前後出師表書法,遙想當時他一定又感慨又激憤,我認為要想模仿岳飛的法書很困難,因為試想:有幾人提筆時能產生像他當時如此「壯烈」心情的呢?

我進去錦里數次,有時早上去,有時下午去,有時晚飯後進去裡面散散步,反正不要門票嘛,進去欣賞那些精緻園林、亭閣、橋榭、宅第,順便觀察遊人百態,覺得是一種愉快的享受。樂意一起分享的朋友,煩勞請自行觀賞我拍的照片。

步行街呈長形佈局,裡面各式各樣的花錢消費名堂蠻多,我當然最注意「吃」方面,尤其「小吃」更用心探尋,也如幾次在裡面吃美食享受,「大菜」、「小吃」、「零食」、「點心」、「茶園」「酒肆」、「咖啡館」……應有盡有,只要客倌帶足銀兩,想怎樣享口福都能辦到讓您滿意,當場吃或外帶饋贈親友都可以。

至於價錢嘛,觀光區索價高些是必然應體諒商家的,既來之則安之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|族繁不及備載的錦里美食!|

下列小吃是我吃飽太閒,蒐集在錦里步行街能吃到的食品名稱,這些琳瑯滿目的食品商家號稱都是「著名川味小吃」,茲錄之供大家參考:

擔擔麵、香菇擔擔麵、清湯擔擔麵、雞湯擔擔麵、麻辣豆花、酸辣豆花、酥肉豆花、白味豆花、撒子豆花、牛肉豆花、甜豆花、豆腐蓮子、豆腐魚、豆腐乾、臭豆腐、麻辣豆腐、酸辣米線、麻辣米線、酸菜米線、肥腸米線、牛肉米線、鍋魁、耳片鍋魁、夫妻肺片鍋魁、雞米芽菜鍋魁、雞肉鍋魁、鮮肉鍋魁、大頭菜鍋魁、牛肉紅豆鍋魁、素粉、涼拌紅薯粉、肥腸粉、涼拌肥粉、醪糟蛋、醪糟黃、醪糟冰、雞肉燒賣、燒肉燒賣、鉢鉢雞、涼麵、煮涼粉、牛肉焦餅、銀耳羹、水果粥、蔬菜粥、玉米粥、皮蛋瘦肉粥、八寶粥、三大炮、酸辣牛雜湯、涼拌酸辣牛雜粉、鍾水餃、龍抄手、賴湯園、紅燒牛肉麵、紅味牛肉蕎麵、糯米藕、川貝燉雪梨、夫妻肺片、粉蒸牛肉、粉蒸排骨、竹葉牛肉、蜀竹香黃粑、混糟涼糕、香辣涼糕、蒸蒸糕、葉兒耙、老成都春捲、五糧春捲、油炸春捲、五香油茶、三合泥。

有人說,成都小吃族繁不及備載,至少超過二百種以上,現時市坊上「見得到,吃得著」有一百多種。

我相信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如何到達:
「武侯祠」、「錦里」:地鐵1號線天府廣場站,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SUNDA帶路大吃四方】精選好文
北鹹\北京小吃》及《匯集\台灣小吃》共119篇文章

熱門文章

老茶館有上海小吃可點選

「上海老街」上有兩家老茶館很有名,兩家距離頗近,一家叫「老上海茶館」 (圖1) ,另一家是「春風得意樓」 (圖2) 。這次我挑選「老上海茶館」,下回將到鄰近的「春風得意樓」,瞧瞧這家光緒時代就創立在上海最早、最大的茶樓。 (圖3) 老上海茶館一樓門口小小的 (圖4) ,上到二樓,整間長條形的空間約放置十組座位 ( 圖5 , 6 ) ,樓梯口側立一座老式木製櫃台,放置舊式電話、檯燈 (圖7) ,兩人組樂隊拉絃彈琴 (圖8) ,頗有古意。 我下午三點鐘上樓時,茶館內只有我一個客人,二十分鐘之後進來五組人 (圖9) ,其中兩組是外國洋人,據說洋客人常比本國客人多,可能是老茶館已在外國旅遊刊物上打出名號了吧! 我個人不敢喝濃茶,恐怕晚上睡不著,點了一壺「菊花茶」人民幣55元 (圖10) 。看到菜單上列有小吃品目,服務員介紹說「外婆家餛沌」是老茶館手工自製的,我便點來一客吃看看 (圖11) 。湯頭還合味,餛飩倒沒感覺特別,25元一晚在觀光區內的著名景點也不能算貴;只是我這土包子先前以為茶館僅供應茶水,配瓜子、糕點罷了,沒想到還能吃到餛飩小吃。 花費80元人民幣享受片刻滿室昔日上海風華氛圍 ( 圖12 , 13 , 14 , 15 ) ,我喜歡;況且菊花茶好好喝,餛飩也能填飽肚子呀! 上海老茶館牆上的一張泛黃彩色女明星玉照,引起我甚大興趣,特地仔細端詳一番,才發現:原來我是多麼孤陋寡聞,卅位大名星中,我僅只認識三位:「尤敏」、「胡蝶」、「白光」 (圖16) 。 花25元泡泡老茶館,感受、體驗一下昔日上海舊情調,是值得推薦的「上海老街」行程項目之一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到達: 「上海老茶館」:地鐵10號線豫園站,上海市黃埔區方濱中路385號,電話021-53821202。

吃下碗粿魚羮就飽足了

「碗粿」及「虱目魚羮」是許多台灣人非常喜愛的小吃,適宜男女老幼當小吃或正餐食用。 碗粿是流行於台灣、華南、粵東的米食製品,有「甜碗粿」與「鹹碗粿」二種食品製作方法。做法簡易,在來米磨漿後以小火加熱,同時不停地攪拌米漿防止焦黑,迄米漿成三分糊稠狀時,盛入小碗內,甜碗粿加糖;鹹碗粿加入香菇、菜脯、蝦米、肉末、肉片、紅葱酥、滷蛋片續煮,拿筷子插入碗內,若不沾筷則粿熟可食。吃鹹碗粿時,淋上醬油膏、蒜泥、糖水、香蔴油更美味好吃。碗粿冷熱均宜,我比較喜歡吃涼碗粿,Q勁風味尤佳。台南縣「麻豆碗粿」聞名全台。 虱目魚羮製作也同樣簡單,材料:虱目魚漿、地瓜粉、太白粉、薑絲、蛋白、蒜頭酥、香菜、芹菜末;調味料、糖、塩、米酒、胡椒粉、烏醋、魚骨高湯;步驟:虱目魚肉去骨、皮、刺後打漿,加入地瓜粉、胡椒粉、米酒、塩拌勻備用,魚骨熬高湯,過濾後轉小火放入魚漿到鍋內,煮至浮起,把各種調味料勾芡後,灑上芹菜末、香菜、蒜頭酥便大功告成。 然而,「越簡單做的食物,越不容易做出特色」,在台北百家爭鳴的小吃戰場上,「小南鄭記碗粿」三十多年卻能依靠「台南鹹碗粿」及「虱目魚羮」兩味牢牢閂緊顧客的口腹,實在了不起。 1973年,第一代鄭椅祿習得台南道地的碗粿口味後,北上原萬華龍山商場設攤(現在龍山寺前廣場)賣「台南碗粿」,如今傳承到第三代經營。 「小南鄭記碗粿」使用在來米浸水泡四小時,米需二年以上舊米,磨漿加入蝦仁、赤肉、葱干、絞肉、蛋黃蒸煮,碗粿水分較少,Q度足,紮實彈勁,口感至佳,我媽也是製作碗粿高手,她說碗粿好不好吃?看碗粿上方中間有沒有「凹塌」痕跡,表示這碗粿水分少,米漿結構緊實,吃起來肯定彈Q爽口。 小南的虱目魚羮搭配碗粿,真是「絕配」,魚丸彈勁十足,羮湯透明清晰,加點烏醋,好耶! 碗粿40元加魚羮35元,一般食量的人已夠飽足了,真正「庶民食品」啦,但是我常見到開双B車的人外帶好幾套(小南工作人員稱「碗粿及魚羮各一」為「一套」,所以這種經濟實惠的食物似乎也可以名為「全民小吃」或「全民食物」)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到達: 「小南鄭記碗粿」: 一、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,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216號(萬華店) 二、捷運淡水線雙蓮站,大同區寧夏路68號(寧夏夜市民生西路口,寧夏店),電話:02-23060935

《廣州:後記》南方果然有甜味

人生在世必定都會嚐過「酸、甜、苦、辣」滋味,吾人飲食則可「去苦」而選擇盡嚐「酸、甜、鹹、辣」風味,這是做人的幸運,也是生活的樂趣。 自從2011年7月上旬,我展開進行「遊兩岸必嚐精選特色小吃」系列考察計劃,迄今天(2011年11月28日)作者業已完成「東酸」、「西辣」、「南甜」、「北鹹」全部及「台灣」部分專輯,小計99篇文字及千張照片,預定下月底之前全部脫稿。作者有幸遍嚐人們期求的「酸、甜、鹹、辣」及「甘、香、酥、脆、麻、淡、鮮、爽、靭、嫩、硬、柔、軟、刺」等風味口感變化享受,實在福氣啦! 在數月的東闖西蕩,南奔北跑期間,遇到兩岸不少舊雨新知,或和他們閒聊或請教或交流或邀餐,真的獲益良多,我想「食衣住行育樂」六大人生最要緊事項中「食」,才是人人最容易、最樂意、最愜意交流的大事,兩岸的交流如果能更促進鼓勵從「飲食文化」方向來加大力度,應該是大家最樂觀其成的重點事項。尤其兩岸的「地方特色風味小吃」,由於兩岸人民原即係源於同種、同文、同語,台灣居民大多數先祖來自閩南,後來隨國民黨遷台之各省飲食文化又融入台灣飲食文化中,可以說兩岸的飲食文化存在著相當大程度的同質性,也有各自之差異性。作者本人在這數月中品嚐過數百家各種各類、各式各樣、各門各派兩岸餐館(絕大多數皆係室內用餐),似乎尚未有感覺難以下嚥情形,祇有「極喜、甚喜、頗喜、喜歡、尚喜、略喜、不喜」七個評價等級之分而已,係個人主觀認知,並非飲食文化之衝突或矛盾; 透過縝密仔細的觀察、體驗、比較、分析之後,我已經詳載或拍攝於各專輯之圖文中,表達對兩岸「歷史傳承、地理景觀、文化生態、經濟發展、社會現象」的異同觀點及心得,就教各方賢達指正。 中國華南地區潮濕溽熱,人們容易中毒生病,必須想辦法解除這項地理癥結,於是專家可以見到中國八大菜系中的「廣東菜系」及「福建菜系」(「粵」、「閩」菜系)不論大菜或小吃中,表現「酸、辣、鹹」之味道,雖有卻少,而於「甜」味則甚強調,蓋因「甜」味具驅濕、解熱、排毒功能也,閩粵等華南地區又盛產蔗糖,以故行走閩粵之境,甜品店舖攤販頗多,尤以廣州、香港、台灣大街小巷甜品及甜食店商特多,涼茶、糖水、龜苓膏、糕點、冰果、甜湯……隨處可吃到甘甜美味之冷熱各品,對「嗜甜族」而言,真是生活在幸福之都矣。 2011年11月份,我有18天生活在廣州、香港、澳門,其餘12天在台灣,兒子說:「爸爸遊走於兩岸四地。」他建議我這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