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《上海:後記》花小錢,大享受!


2011年7月21日到28日及8月9日到16日,共16天,我進行「遊上海必嚐精選特色小吃」工作,總計拍攝 1,700多張相關照片,其中有600多張因為模糊、失焦而作廢,我從一千張能用的照片中選取數百張配圖完成近廿篇文稿,頗覺欣慰,因為62歲了,還能從事「立言」工作,是件可喜之事也。

「立功」,已過年數;「立德」,尚可力拼;「立言」,雖然邁入六旬,但是只需提供圖文,貢獻心得,猶能做到,何況品嚐小吃並非極度艱難工作,吃喝乃人生愉悅事,之後再告知一般市井小民:哪裡有「只花小錢,卻能獲得大享受」的資訊,讓民眾受惠,實在也勉強算作廣義的「立德」事業矣!所以我樂意力拼此一愉快「小」吃「小」事。

主題標明「精選」,就意味必定有「遺珠之憾」;說是「特色」,然而從來沒有人界定出「一致之標準」,因此文內所提到的上海地區「必嚐精選特色」各小吃品項、館子,都是作者本人的主觀見解罷了,幸好飲食原即無客觀性,完全是基於個人的主觀認知,沒有共通性,不需要理由的感官享受,純屬個人好惡差異區別,諒因不至於引起爭議的。

「小吃之外」的圖文內容非談論小吃,但是多少皆與小吃有關係,故和「必嚐小吃」收錄在一起。
八月下旬返回台北,新聞報導美國國債情勢可危,美國人越來越窮困,英國中產階級抗議貧窮加劇而暴動......,更使我感覺「省錢是王道」、「只花小錢,尋求享受」是庶民、甚至是全民熱烈追求的共同目標。

人們可以一天只睡一覺,但是很難一天不吃三餐。三餐都豐富「大菜」,那只是世上極少數富豪人家的特權,一般民眾若能求得三餐「小吃」滿足,便「余願足矣」,因此,也許「必嚐精選特色小吃」不僅可提供外地來的旅客做工具書之用,可能也會給當地人們做為日常飲食的參考資訊,如是則幸焉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番外篇:
東酸\上海小吃》與《西辣\成都小吃》,《南甜\廣州小吃》,
《北鹹\北京小吃》及《匯集\台灣小吃》共119篇文章

熱門文章

何不讓員工自行調薪?

台北一家著名的企管顧問公司,於去年七月一日,全面調整員工薪資。該公司總經理獨創一格,探取了別開生面的一種新方式,由員工自行調整整薪額。 總經理首先召集全體員工,公開宣佈: 「這次的調薪,由公司內每個人自己決定自己應該領取的理想薪額。譬如以月薪六千元的人為例,如果他覺得他的工資貢獻超過公司的報酬,認為公司給的薪資太低,他應該每月從公司領取六千五百元才算合理,那麼就要求調升五百元。反之,如果認為自己工作能力不足,不應該有六千元的待遇,那就無需調薪了。所有的要求調薪簽呈,限在本日送到人事室。」 「不過,要求加薪是你們的權力,要求工作的質與量,可便是公司的權利了。」總經理強調:「你們可以任意一早受公司給你們加薪的權利,但別忘了,也要盡力達成公司交給似們的義務,否則......」 結果,當天下午,所有員工都呈上要求加薪的簽呈,總經理也都一一按照各人的要求,批准如數調薪。甚至其中有人祗要求加薪三百元,總經理卻批給五百元。 總之,公司全體員工,人人皆大歡喜。 財務部把全公司員工加薪的總數額統計起來,總計此次的調薪,一共增加了公司百分之二十三點九的人事費用支出。 過了半年,「到了今年一月,總經理指示財務部把去年七月到今年一月的損益表,與前年七月至去年一月同期的損益表,做一比較。 損益表顯示:「去年七月至今年一月間的業績,比前年七月至今年一月,同期的業績增長率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一,獲利率增加百分之三十二點六。」 總經理於是決定:最近將再實施一次「員工自行調薪」計劃。 總經理並不怕員工自行調薪過高,原因是,他事先已說明白:「加薪是員工要求享受的權利,努力工作則是他們享受權利之後應盡的義務,否則在權利48 與義務不平衡時?公司勢必要對他們......。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(作者:陳滄澤/本文刊載於1978年工商時報「經營的藝術」專欄)

臨危不亂

漢文帝時期,匈奴大舉進犯漢朝邊境,進攻的目標是李廣戌守的上郡。 皇帝派往上郡的親信密使「中貴人」,帶領的數十馬騎被三個匈奴人追射,箭傷中貴人,並將全部隨從殺光,中貴人負 傷逃回上郡漢軍營地。 李廣聞訊,親率百餘騎前去追捕那三個行凶的匈奴人,將其中兩個匈奴人射殺,剩下的一個匈奴人也被生擒。 正當將生擒的匈奴人綁上馬的時候,迎面忽然馳來數千匈奴騎兵。那些騎兵一見李廣等人,以為他們漢軍設下的誘敵之餌,因此倉皇奔上山頭,居高臨下,以觀動靜。 這時李廣的百餘從騎驚恐萬分,都準備策馬逃逸。 李廣立刻制止他們的莽動,警告他們:「現在我們遠離漢軍營地有數十里之遙,如果我們奔逃,匈奴騎兵一定追殺我們,大家還能活命嗎?」 「緩步前進!」李廣一面指揮騎隊照原路趨緩前進,一面告訴從騎們:「大家如果鎮定不亂,他仲們勢必認為我們是在故佈疑陣,就不敢來追擊了。」 百餘馬騎緩走到距離數千匈奴騎兵陣隊二里之處,李廣下令全體人員下馬,並且解下馬鞍。 匈奴人見他們這種舉動,如墜五里霧中,更加不敢攻擊。 此時胡騎中走出一位擔任戒護的白馬將軍,李廣上馬飛奔前去射殺白馬將軍,完事後回到自己的騎隊中,叫大家解下馬鞍,放走馬匹,就地躺臥休息,似乎不把大敵臨前當做一回事似的,一副安然自得的樣子,弄得胡騎莫名其妙,以為李廣是 又在耍詭計,絲毫不敢輕舉妄動。 雙方便這樣對峙著,數千胡騎眼睜睜地,看著李廣百餘人席地談笑憩臥。 到了日落時分,匈奴人恐怕會有漢軍伏兵乘夜襲擊騎隊, 於是引兵離去。 天明之後,李廣率領眾人走回上郡營地,全隊百餘人安然歸來。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「臨危不亂,鎮定自若」是化危解難的要素,經營企業難免會有危急逆難的時刻到來,屆時需靠經營管理者的鎮靜功夫,才能化險為夷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(作者:陳滄澤/本文刊載於1978年工商時報「經營的藝術」專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