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甜品之都的「芒果腸粉」vs.「蛋花大菜糕」

全世界的城巿都有賣甜品食物的店舖,因為「愛吃甜食」的人們相當多;可是「甜品專賣店」似香港這個大都市這麼多卻很少,自從幾十年前我首次訪港之時,便已經感覺:「在香港吃甜食好方便喔!」。直至今日,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仍然可以輕易買到各種各類、各式各樣的古、今、中、外之「甜品」、「甜點」、「甜食」……。
 

|我們身上的甜品基因~

家父母皆係「甜味嗜好者」,可能與他們的生長環境有關,我老爸是台南縣永康鄉人(現已併入「大台南巿」),敝老媽出生於台南巿,都是出生與成長在「甘蔗之鄉」的嘉南平原。父親吃綠豆湯、蕃薯湯……都要摻入兩大湯匙的白糖,老娘煮菜的最後一個「必須●●●」動作通常是「掐一匙糖丟進菜餚裡」,我們兄弟姊妹由於先天遺傳加上後天環境的影響,沒有一個不是成為「嗜甜族」的例外。

有時,我會這麼想:「我們家人如果沒有糖可吃,會不會大起恐慌?」

|尖沙嘴的甜品老字號

這一次專為考察「南甜風味」赴港,請教「香港通」的朋友,他是福建人,到香港做生意長期定居下來成為「港人」,同樣是「嗜甜族」同好(福建產糖,與廣東同屬「南甜」飲食特色地區),我問他:「能介紹一間好甜品店給我嚐嚐好嗎?」

「你住的尖沙咀就有一家甜品老字號。」

「什麼店號?」

「堪富利小道的『大良八記』。」

「靠近彌敦道尖沙咀地鐵站出口的那一家?」

「就是啦!」香港通說:「在香港仔魚蛋粉隔壁。」

「大良八記甜品店」我去過幾次了,吃過「香港仔魚蛋粉」粵式特色中式小吃後,再轉到隔壁的「大良甜品」吃個甜點,讓人感覺幸福加倍。

「香港通」又說話了:「不過我們香港人也不一定會比較喜歡吃『大良』。」

「那你們本地人吃哪裡的?」

「我有時間會帶家人到『深水埗』地鐵站出口的『糖水佬甜品店』。」他解釋:「那裡比較便宜點,東西種類也較多,品質不輸給大良。尖沙咀遊客多,賣外國人貴些,多收外來客幾個錢,反正遊客也不在乎嘛。」

|再訪大良甜品的招牌甜點:芒果腸粉|

為了拍照片,我再去「大良」吃甜品。

這次我特地點吃他的聲稱是獨創的「芒果腸粉」優惠價25元、凍「香草海帶綠豆沙」15元,外加一向喜歡吃的「梅菜肉餅飯(附贈凍「有機豆漿」)24元」。

腸粉包裏整條芒果果肉,的確有創意,天氣熱時吃起來格外清爽甜美,「大良」的腸粉非常細緻彈彈Q,很少腸粉店能企及它的「精緻好吃」,芒果也是精選上貨,在高昂物價地帶,提供給荷包滿貫的旅客精美食品而收取較高費用是理所當然。

|懷念起故鄉的綠豆冰沙~|

「綠豆沙」是我喜喝冰品之一,我在台灣時間,幾乎每個月總要吃數次,台灣冰店賣的綠豆冰沙便宜,大杯的頂多只需新台幣三、四十元,「大良」這一碗要付新台幣六十元,可能是加了「香草」及「海帶」吧,特別好吃,我認為「物超所值」。

「梅菜肉餅飯」的梅菜肉餅是由老字號的老師傅巧手調製出來,入口稍略咀嚼便覺「口感至佳」,其「鹹」、「酸」、「甘」、「甜」諸味皆適中,調和得使人不忍驟即吞嚥下肚而想再在嘴巴裡多留滯幾許時刻;至於香港米飯不知來自何方?吃幾口充飢而已。

因為我非農業經濟學家,始終搞不懂:為什麼台灣精緻農業的產物:「台灣好米」不能攻占香港高檔餐館市場?

從尖沙咀地鐵站搭乘「荃灣線」地鐵,第五站「深水埗」D2出口(這個出口的「桂林街」和「福榮街」,八戶以上全是「食肆」,完全係「室內」的餐館,沒有餐飲攤販,是罕見的「餐飲大量集中地」),便能瞧見綠底白字大招牌「糖水佬甜品」,客人進出頻繁,玻璃窗上張貼的菜牌,種類:「冷熱燉品」系列、「冷熱糖水」系列、「布丁」類、「黑糯米」類、「西米露」類、「豆腐花」類、「生果盤」類、「湯丸」類、「美味小食」類、「涼粉」類、「雪糕」類、「果汁」類、「菜糕」類……族繁不及備載,品項絕對超過一百以上。確實像「香港通」朋友說的一樣:「東西種類比較多,價錢比較便宜。」,另外「客人比較多」。

「蛋花大菜糕」與「湯丸加杏仁糊」

我挑選一樣我從來沒吃過的「蛋花大菜糕」12元,再點一樣我和家人很常吃的「湯丸加杏仁糊」22元。

香港人稱「菜糕」,即是台灣人叫「菜燕」(洋菜煮開後凝固再冰涼的食品),把鷄蛋打散加入菜燕內便成為「蛋花菜糕」,我返回台北後會試做看看。「糖水佬」的這一品,嚐起來蛋香很沈郁,猜想可能是使用新鮮鷄蛋的關係。

「糖水佬」出品的「湯丸加杏仁糊」,湯圓及杏仁磨粉非常非常的「細緻」,湯匙一掐起,香醇美味就裊裊飄出,送進嘴內,哎喲,好吃到不知怎樣形容才好,就這麼一碗,叫我付新台幣一百元,我都心甘情願。

糖水佬的店內擺了十幾張桌子,沒辦法應付太過多的客人,只好在斜對面又加開一家「糖水佬」,如果讀友從深水埗地鐵站左邊走去糖水佬甜品店,發現已無桌位可坐,請走向斜對面的「糖水佬」連鎖店,可能會有位子坐,品項和價錢完全一樣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如何到達:
「大良八記甜品」:地鐵荃灣線尖沙咀站,香港尖沙咀堪富利士道10號,電話:852-23666112
「糖水佬甜品」:地鐵荃灣線深水埗站,香港深水埗桂林街143號,電話:852-27084484

熱門文章

賺錢好比釣魚

同 宗陳君,是一 位業餘的「鈞魚高手」,並且是職業的「賺錢能手」 。 他把「賺錢之道」比喻為「釣魚之理」,認為兩者 的道理是相通 的。 「釣魚翁 」 就是「企業 經營人」,他 首先必需準備「釣具」,這些釣具,便是「資本、設備、人才」等。當釣具完全準備妥當了,釣魚翁需要選擇「能夠釣到魚的地方」,即找尋「市場所在」。 釣魚的地方確定之後,便要決定應該下放什麼「魚餌」,才能引誘魚群前 來上鉤,這個魚餌,就是「產品」,魚餌有蚯蚓、麵包屑、海草、鮮蝦...... 等 ,而「產品」的種類,更是五花八門,不勝枚舉。 萬事俱備之後,釣魚翁還需考慮「釣線」應該下垂到多深,才能釣到理想 的魚,套句商業用語,就是「產品價格定位」的問題,畢竟產品對象有高階層 、中階級、低階層之分,魚兒也有大魚、小魚,或是鰱魚之別的,牠們沉遊在 水中,都是有固定的層面,因此釣魚的位置,可不是能讓人隨便亂定的。 陳君說:「等您把這些『 釣魚論』 想通之後,運用到企業經營上,您的錢 則也就源源滾進了。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(作者:陳滄澤/本文刊載於1978年工商時報「經營的藝術」專欄)

美食天堂的美食來自五湖四海

上海美食種類甚多,因為上海是移民社會,幾百年前的上海只是一個小漁港,演變成如今的一千多萬人口國際大都會,所謂「上海人」,其祖先絕大多數原先都非上海人,係後來從各外地移入定居的,飲食文化自然非常多元、豐富,上海菜也是由外來菜色融合上海本地各種菜色後,逐漸發展成為本幫菜,所以說什麼是上海道地大菜?什麼是道地上海小吃?實在頗難完全明確定義。 上海人很務實,「好吃」最重要,哪管此菜此吃源從何處來?這應該是上海成為「美食天堂」的最大原因吧。   早期台灣人來上海聚居的地區「仙霞路」,便是經典上海美食天堂,台灣美食眾多,各國各地的美食、休閒、娛樂店家群聚,八月我和一位台灣朋友在仙霞路 649號,離「台灣85 度C」不遠處的「香港新旺茶餐廳」吃飯,我們點的餐食,我判斷應屬上海小吃類,因為符合「地方小吃」的定義:食材取自本地,就地取材的,用料簡便,烹調不會太繁瑣和費工費時,大眾化食物,價錢不會太貴 ……。   我們在這家香港茶餐廳,點吃:蟹子蝦仁炒蛋白 300克 42元、老式香港混醬蒸腸粉 400克15元、濃魚湯蚵仔泡飯 25元、冰火菠蘿油 50克 7元、荔枝特飲 340毫升 16元,可是我們兩個台灣人都不認為這些餐食是「大菜」,只能算是「小吃」,說它們是「香港小吃」和「上海小吃」,我們都認為:「都可以」或「都沒錯」。 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到達: 新旺茶餐廳:地鐵 3號線威寧路站,長寧區仙霞路 649號,電話:021-62901616

何不讓員工自行調薪?

台北一家著名的企管顧問公司,於去年七月一日,全面調整員工薪資。該公司總經理獨創一格,探取了別開生面的一種新方式,由員工自行調整整薪額。 總經理首先召集全體員工,公開宣佈: 「這次的調薪,由公司內每個人自己決定自己應該領取的理想薪額。譬如以月薪六千元的人為例,如果他覺得他的工資貢獻超過公司的報酬,認為公司給的薪資太低,他應該每月從公司領取六千五百元才算合理,那麼就要求調升五百元。反之,如果認為自己工作能力不足,不應該有六千元的待遇,那就無需調薪了。所有的要求調薪簽呈,限在本日送到人事室。」 「不過,要求加薪是你們的權力,要求工作的質與量,可便是公司的權利了。」總經理強調:「你們可以任意一早受公司給你們加薪的權利,但別忘了,也要盡力達成公司交給似們的義務,否則......」 結果,當天下午,所有員工都呈上要求加薪的簽呈,總經理也都一一按照各人的要求,批准如數調薪。甚至其中有人祗要求加薪三百元,總經理卻批給五百元。 總之,公司全體員工,人人皆大歡喜。 財務部把全公司員工加薪的總數額統計起來,總計此次的調薪,一共增加了公司百分之二十三點九的人事費用支出。 過了半年,「到了今年一月,總經理指示財務部把去年七月到今年一月的損益表,與前年七月至去年一月同期的損益表,做一比較。 損益表顯示:「去年七月至今年一月間的業績,比前年七月至今年一月,同期的業績增長率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一,獲利率增加百分之三十二點六。」 總經理於是決定:最近將再實施一次「員工自行調薪」計劃。 總經理並不怕員工自行調薪過高,原因是,他事先已說明白:「加薪是員工要求享受的權利,努力工作則是他們享受權利之後應盡的義務,否則在權利48 與義務不平衡時?公司勢必要對他們......。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(作者:陳滄澤/本文刊載於1978年工商時報「經營的藝術」專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