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您不會只想去前門吃一次吧?(下篇)

要拿到「中華老字號」標章不是件容易的事,以證資格條件極困難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|老字號,自有其不斐價值|

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卻說,新中國建立初期,全國共有百貨、中藥、服裝、餐飲、調味品、酒、茶叶、烤焙食品、肉製品、民間工藝品和其他商業、服務行業,共有老字號一萬多家,例如同仁堂、全聚德、狗不理、內聯升、瑞蚨祥、壹條龍……等,由於社會、政治、經濟動蕩變革,甚多銷聲匿跡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,國內貿易部認定1600家「中華老字號」,這些老牌子目前20%長期虧損,面臨倒閉,破產情況,70%勉強維持現狀,只有10%經營良好。


雖然當前全國各行各業共有一萬多家老字號廠商,但是到今天仍在經營的卻不到千家。以餐飲業來說,全國經濟商業中心的最大都會上海巿,仍在經營的中華老字號,如:「杏花樓」、「老正興」、「小紹興」、「南翔饅頭店」、「功德林」等;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市,有「全聚德」、「都一處」、「月盛齋」、「壹條龍」、「東興樓」、「便宜坊」、「烤肉季」、「錦芳小吃店」、「護國寺小吃店」、「力力餐廳」、「東來順」、「南來順」……等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|精雕細琢才能出一塊「官方認證」的老字號|

「前門大街」、「鮮魚口」、「大柵欄」這天安門廣場、正陽門之前方區塊原有老字號上百家,其中餐飲老字號是大宗,經過城市改造後,目前餐飲老字號大約僅有十幾或二十來家在營業中,陸續會有其他老字號繼續遷回營業,尤其「鮮魚口」地區已經見到有十幾家「中華餐飲老字號」在營業中,「鮮魚口」的改造,硬體建設工作大部份完成了,相信很快眾老字號將會遷回恢復營業,共同創造「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」回春光景。


商務部2006年公布的「中華老字號認定規範」的規定,老字號必須:

一、1956年公私合營之前成立的行號,也即長期營業達五十年以上,想想:長達半世紀以上,由數代子孫持續經營,累積如此長久經驗,堅持一項餐飲的品質信譽,不容易呀!

二、這家老字號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、技藝、服務,而其質量比較好,取得社會廣泛認同,形成良好信譽的老企業品牌。

「老字號」就是「品牌保證」,不會偷工減料,也不會漫天喊價,能夠做到在本業中被認定:「物美價廉」,甚至最高榮譽的「物超所值」評價,所以我喜歡老字號,我愛光顧老字號,並且建議大家支持老字號,擁護老字號持續貢獻社會大眾,造福人們。我報導餐飲老字號,是希望推介大家去享用「大菜」、「小吃」時,不要忘了優先考慮老字號,尤其是老字號中的「百年老店」,絕對是「信用卓著」、讓人「安心可靠」。

我介紹「前門大街」的兩家百年老店老字號「壹條龍」及「都一處」,因為我旅行到北京城,幸運品嚐到這兩家的「老北京小吃」,「體驗」、「感受」到它們的美妙美味,覺得「物超所值」,是故將「心得」向大家報告,謹供參考;這就是說人家常說的:旅行的收穫,也是動機,即「體驗」、「感受」、「心得」呀!

既有此「體驗」、「感受」,便應將其「心得」公諸於世,或許有人會覺得「似乎有參考價值」,那就是因為「立言」而「立德」啦!

以下是我此行的「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」心得報告: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|精雕細琢才能出一塊「官方認證」的老字號|

◎錦芳小吃店

1926年起在京城經營清真回民小吃,其中以元宵(湯圓)特別出名,每到元宵節前,排隊買「錦芳元宵」的京師民眾人山人海,可惜這次我是九月去早已過元宵節,吃不到元宵節,也看不到排隊盛況。但是進出的人潮及店內客滿盛況還是令人記憶猶新。

錦芳是2008年的出爐「中華老字號」,提供給顧客選擇的北京小吃品項多得嚇人,連同流食、冷熱飲等總共超過百項之多,特別要指出的是:這老字號餐飲名店真正做到「物超所值」地步,光顧的客人如此之多絕對有原因的,如果客倌您能像我這麼會點,保證您只花新台幣五十元(請特別注意喔:不是人民幣50元,而是新台幣50元耶,用人民幣計算只需拿出一張10元人民幣紙鈔而已。)便能「飽食一餐」了。

9月12日下午6點鐘,我只花費人民幣11.5元(折合新台幣53元),在鮮魚口「錦芳小吃店」點:

梅菜包1個2元、怪味酥1個2元,驢打滾3個(1.5元×3個∥4.5元,我原來看「驢打滾」個頭那麼大,只想點一個就好,可是服務員說最少要點一份,一份3個),紅豆粥1碗3元。

每一樣都那麼好吃,然而每一樣份量都那麼地多,或許我真的年過六旬,食量減少了,最後還是「吃不完」。

後來,我向「老北京」朋友請教:為什麼我在錦芳只發11.5元就「吃不完」,是不是我真的老了,食量大減了?

「您沒看到其他的客人都是『吃不完兜著走嗎?』」;老北京說:「錦芳本來就是出了名的『物美價廉』小吃店。」

「老北京」這麼一說,我才想起來,「錦芳小吃店」是有許多客人吃不完打包走的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◎力力餐廳

川味老字號,門口的黃銅牌簡介說:

創辦於1954年,開在前門大街,是建國初期北京最早三家餐廳之一。此餐廳原名「勞動餐廳」,郭沫若巧妙利用三個「力」,改為「力力餐廳」親書匾額掛於店門口。

「力力餐廳」係正宗川菜,川湘老帥朱德、彭德懷、劉伯承、賀龍、陳毅皆來多并讚譽有加。担担麵、豆花、川北京粉、酸辣粉製作獨到。2011年被評定為中華老字號。

我吃過「力力」的招牌担担麵、黃瓜、花生小菜,感覺不錯,價格平實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◎永豐筱麵

我是被「筱麵」兩個字吸引進店,原來「筱麵」是「粗糧麵」的意思,造型比較奇特,我從未見過,吃起來有種特殊口感:好吃!

我在這家同治元年即開始營業的中華老字號麵店,點吃:炒筱面30元(附蛋湯)、醬羊蹄10元、秘製醬牛肉26元。東西是好吃,對一般民眾而言,是有點小貴,不過,在「鮮魚口」這樣寸土寸金的昂貴地段,品嚐老字號付出一點金錢代價也應該的,的確,要像隔壁「錦芳小吃店」這樣人人稱讚:「物超美,價超廉」的老字號不會很多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◎烤肉季

「北京菜」中,燒烤是很重要的一部分,「烤肉季」係其中一字非常有名烤肉專門店。

於道光28年(1848年)創立 ,載譽京師,其烤肉溢油湯香,甚受歡迎。漙杰、老舍、梅藍芳、馬連良曾來餐,2006年被評定為中華老字號餐飲店,2008年烤制技藝被國家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店門口有打扮古裝店掌權吆喝著,招呼路人入店用餐。

我在其側門買來一支11元烤羊肉串嚐嚐味道,感覺與巿面上5元一支(我曾見過烤肉店外招牌寫明「羊肉串1元」,通常一支2|6元最常見)並無多大差異,就沒進入「烤肉季」豪華店內了,因為我想:「小吃」的基本條件之一是「物美價廉」,巿井小民皆能花小錢大享受,若要花大錢才能享受的;便屬於「大菜」範圍,「烤羊肉串」是「北京小店」中最出名的品項之一,「烤肉季」的羊肉串顯然不是一般民眾能常吃得起的食物,是北京小吃的「貴族品項」,非我考察對象也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|帶著走的老字號「北京風味小吃小點」|

以下報導的是無提供座位,食品是「外賣」性質的老字號美味小吃或小點心:

一、天源醬園

隸屬於著名的「北京六必居食品公司」,相傳慈禧太后吃到天源醬園的桂花糖熟芥,讚美不已,消息傳出,掌權喜出望外,把盛放糖熟芥的瓷罈置於紅木架上,並書「上用糖熟芥」,如是供奉,天源醬園由此名聲大振。

掌權借機求得狀元清潤的「天源號京醬園」匾額,翰林王又為其題寫「天高地厚千年業,源遠流長萬載基,醬佐鹽梅調鼎鼐,園臨長安勝蓬萊」之藏頭詩鎸刻於殿堂明柱之上。

我買天源醬園出品的宮廷黃瓜一包5元,天源榨菜小包2元,準備回台北與吃素食的老媽、老婆同嚐品味。

二、通三益

嘉慶年間(1815年)便開設在前門外,係取方宮廷秘製,潤肺袪痰、止咳袪喘、安神生津、健脾養胃,兩種招牌「秋梨膏」及「雪梨湯」。

我買一小罐秋梨膏19元外帶,當場買一大杯冰雪梨湯9元灌下,頓感胃胸舒暢矣!

三、天福號

乾隆三年(1738年)創業,迄已在前門營業二百多年,取「上天賜福」中的「天福」二字為店號,創辦人是明朝宦官後裔劉鳳翔,他開一個醬肉舖,而醬肉需在夜間秘製,清晨出售,劉鳳翔之孫劉抵明夜間守灶火,因疲乏而入睡使醬肉過火,次日上午被宮中官員買走,下午該官員來稱讚醬肉美味,要求天天製售,劉抵明經仔細鑽研調製後,醬肉生意大盛,天福號醬肉名震京師。

慈禧太后賜天福號腰牌一塊,傳旨天天送肘子入宮做御膳之一,因此有句名傳:「乾隆醬汁傳百年,慈禧腰牌通天下」。

我喝天福號酸梅湯一杯3元,另購醬肘子一袋30元,、經典醬驢肉一袋55元,準備帶返台北與兒女共饗。

四、金糕張

「金糕張」原來賣仙楂,有一天慈禧太后突然想吃仙楂,可是御膳房裡正巧仙楂缺貨,宮裡人只好立即趕到宮外尋覓仙楂。

買來張家製作的仙楂呈給慈禧太后,不料太后嚐過後大表讚許味美,於是賜號改「仙楂」為「金糕」,自此京城「金糕張」聲譽竄起,迄逾百年,「京師金糕張」仍是「北京小點」中的搶手貨。

我買一斤12元金糕,造型有幾款,體積大中小各異,當做「茶點」最佳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如何到達:
「前門大街」、「大柵欄」、「鮮魚口」:地鐵2號線前門站。
「錦芳小吃店」:前門大街的「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」
「力力餐廳」:同上
「永豐筱麵」:同上
「烤肉季」:同上
「天源醬園」:同上
「通三益」:同上
「天福號」:前門大街19號,電話:010-63035726
「金糕張」:前門大街的「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」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北鹹\北京小吃》及《匯集\台灣小吃》共119篇文章

熱門文章

終於吃到爛而不散的美味蹄花了!

據報導,「豬蹄」的膽固醇含量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,章魚則其次,因此對我這年過六旬的人來說,豬蹄是我愛吃卻不敢太常吃的美味食物之一。可是幾位「老四川」卻一直建議我:一定要嚐嚐蹄花美味,才不虛此趟「川行」,並介紹我去成都青羊區的「老媽蹄花」或「廖老媽蹄花」享受美味。 想來,四川的「媽」真夠厲害,「秦媽火鍋」、「老媽蹄花」、「廖老媽蹄花」、「皇城老媽火鍋」……,凡是有個「媽」字號,烹製出來的食物,都不是蓋的美味!台灣人崇拜遍佈台灣島各地的四百座「台灣媽(祖)」,不知道「四川媽」是否一樣受到四川人崇拜? 既然「老四川」們這麼誇讚成都蹄花小吃,我當然恭敬不如從命,前往尋「老媽」找蹄花吃了,依照一位「老四川」給我的地址,並查證過一本2008年出版、2009年新版的旅遊書內的店家資料地址,「老媽蹄花庄」:成都市青羊區陝西街34附3號,我查閱過成都地圖,發現距離我的新旅棧並不遠(2011年10月15日-18日住一環路圈內的北面文殊院附近,19日-25日則為擴大對成都的深度瞭解,遷移同樣一環路圈內的南面武侯祠附近的旅棧),我一向喜歡走路運動,又想到:吃蹄花會產生高量膽固醇,走路會產生熱量減少膽固醇,又能順便欣賞沿路風光,便決定步行來回。 走到「陝西街34附3號」卻發現整排數家全都拉下鐵門,並顯出破舊模樣,問過不遠外的鄰近店家,才知「老媽蹄花」已經搬到斜對面;但我見到這家掛著「老媽蹄花總店」招牌的餐飲店環境,不禁擔心它的衛生安全問題,為恐胃腸遭殃(現場食客甚多,不少人坐到店前樹下人行道上,可見一定好吃,不過對我這台灣人的胃腸,我還是採取保守態度,四川人能適應四川土產細菌,而遠來的台灣人胃腸則不一定能適應呀!),避免水土不服,還是「走為上策」。 當我正拍完照片,準備離開時,一位路過的長者,好心的問我:「你要吃蹄花是不是?」,我點點頭又搖搖頭,他大概看得出我想吃蹄花,卻又不進入店內,好厲害的眼光!「過路口,」長者轉身指著我的背後說:「同是陝西街上,另一定『廖老媽蹄花店』也賣好吃蹄花。」 我謝過這位善良大爺,越過路口,走一小段路,果然看到「廖老媽蹄花」紅色招牌。 這家店舖窗明几淨,從外面便能看到裡面坐滿客人,連一張空桌也沒有,座無虛席。我看腕錶時間是12:15,好吃的餐廳這時爆滿是正常現象,便決定先到附近走走,待用餐時間稍過後再返回。 「廖老媽蹄花」正好位置在陝西路

重慶火鍋名滿全球

說起火鍋,很容易讓人馬上想到「麻辣火鍋」,而麻辣火鍋的代表即是「重慶火鍋」。 清朝道光年間,重慶才開始在筵席中出現火鍋,四川火鍋起源於重慶,有二種說法: 第一種說法:起源於重慶對岸江北。 挑擔賣肉販子將水牛肉臟洗淨煮熟後,牛肚牛肝切小塊,在擔頭置一具泥爐,爐上放分格的大洋鐵盆一隻,盆內滾燙麻鹹辣的鹵汁,招引河邊橋頭的勞力朋友圍擔,各人認定一格燙食,各吃多少食物算多少錢,做法經濟實惠,又增加體能熱量,自然受歡迎。 民國23年,重慶才有一家小飯館將挑擔火鍋給予高級化,從擔頭移轉到桌上,泥爐依然,分格鐵盆改做赤銅小鍋,鹵汁及沾醬則由食客自行選擇搭配。 第二種說法:起源於川南江城瀘州。 長江邊上的船工停船小米灘休息,升火做飯,為了驅逐寒氣,準備瓦罐做炊具,罐中盛湯,加入各種菜肴,添進花椒、辣椒以袪濕去寒,而食物又美味可口,於是流傳紮根在重慶,目前重慶的本土知名火鍋老品牌「橋頭火鍋」,便是如此流傳迄今。 民國26年迄民國34年的抗戰時期,各界官商社會聞人隨同國民政府入川,陪都重慶的火鍋特別興旺,軍統局特務頭子戴笠將在重慶擺過五百人的火鍋宴,用以炫耀威勢。民國38年重慶解放後,重慶的毛肚火鍋、清湯火鍋、鴛鴦火鍋更盛,成為重慶的著名風味小吃之一,不僅名滿全中國,甚至譽漫全世界。 究竟整個重慶市共有多少家火鍋店?沒人說得準,總在數千是錯不了的。中國各省市打著「重慶火鍋」店招牌處處可見著,估計全國的「重慶火鍋店」數量絕對以萬計,「重慶火鍋」名聲通四海是鐵的事實。 我這次的「遊兩岸必嚐精選特色小吃」查訪計劃,到訪重慶只有短短幾天時間罷了,如何能在全市至少數千家重慶火鍋餐廳中,挑選出「必嚐」的店家?實在煞費苦心,相當難做決定,最後仍是求教於「老重慶」朋友。 「老重慶」建議我:不妨就近(我住的重慶行館座落解放碑附近)品嚐已有八十年歷史名氣的「重慶秦媽火鍋」名店,因為外地來重慶的旅客必會到「解放碑步行區」走走,「秦媽火鍋」解放碑店址即座落步行區內,店內明亮潔淨,可點選食材、點心、飲料、酒類達百種以上,榮獲「中國餐飲百強企業」、「中華餐飲名店」稱號,它的特色「秦媽老火鍋」、「秦媽荔枝鍋」、「秦媽菊花鍋」被評選為「中國名火鍋」;服務態度也頗受好評。「老重慶」從事旅遊業,推介的餐飲店必屬上選無誤,我當即遵旨前往「秦媽火鍋」報到。 「秦媽火鍋」店的服務真週到,六位穿得典雅高貴制服工作人員列隊在店門口

《西辣:前言》麻辣風味征服味蕾

「遊兩岸必嚐精選特色小吃」系列,含括「東酸(以上海為代表)」,「西辣(以成都為代表)」、「南甜(以廣州為代表)」、「北鹹(以北京為代表)」、「滙合(以台灣為代表)」,其中祇有「西辣」的地理位置在西方,其餘的「東酸」、「南甜」、「北鹹」、「滙合」均位在東方。 中國西部群山圍繞,河流密集,氣溫寒冷,與東部沿海區域地理景觀不同,人文生態自然迥異其趣,民眾的飲食文化大大和東部、南部、北部、中部有差別。 「麻辣」對人們的抵禦寒氣,對抗濕冷,暢通氣血,活絡經脈,增強體力,提升免疫力都有顯著功效,生活在大西部的人民餐飲食物趨向麻辣,乃是必然現象。所以人們一提起川菜便會想到「麻辣口味」,四川省與重慶市這兩個一級行政區,事實上同在一個「川境」內,兩個行政單位的人口總數超達一億人,比河南省、廣東省、山東省這些超級省份多出很多,川菜也是中國八大菜系中的一個主要菜系,與湘菜同屬四大風味中的「西辣」菜系類。 2011年10月13日到10月29日,我專程赴四川的成都和重慶進行「遊成都必嚐精選特色小吃」考察工作共17天,其中成都11天,重慶6天,為什麼「西辣」是以成都為代表,還要另撥出時間考察重慶?因為成都是以「麻辣」著名,而重慶則偏「重辣」,風味上略有不同,兩大西部重鎮大城都進行實地考察,會使「西辣風味」更為周全詳實。 中國的近代改革開放進程,迄已逾三十年,東部、南部、北部的輝煌成果已經展現在世人眼前,無庸置疑;中部地區各省急起直追,近年也都看見開始呈現蓬勃發展氣象。唯獨西部地區起步較晚,現今的繁榮程度仍與南部的珠江三角洲、東部的長江三角洲,甚或北部的渤海灣等靠海區域相去尚遠,這是要賴大家一起努力追趕的。 就拿地鐵來說,重慶市是當前全世界唯一人口超過三千萬的最大城市,2011年10月才僅有三條地鐵路線通車;成都自古即是天府之國,雖非中國四大直轄市,成都市人口卻是中國第四大城市(2011年7月人口普查數據資料),僅次於重慶、上海、北京,超過直轄市天津、南方最大城市廣州、東北最大城市瀋陽,但是迄今仍僅只有一條地鐵營運中,其都市化程度勝過重慶市,地鐵路線卻比重慶少二條。成都重慶市民若到上海、北京、廣州等沿海城市搭地鐵,心裡必定感觸良多。 我在行前做過深入的資料蒐集、資訊查詢工作,瞭解到在公共建設方面,座落在西部的成都重慶落後東方城市很多,但是中國大西部其實自古以來便留傳很多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