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香港的晨間茶餐廳

說到香港的飲食文化,一定要提及「茶餐廳」,這樣香港的特色飲食,相信到訪過香港的人士然印象深刻。

此趟「遊兩岸必嚐精選特色小吃」系列考察「南甜風味」之行,我特地挑選住宿地點在堪稱香港最繁榮熱鬧之一的尖沙咀,這地帶日夜人車汹湧,世界著名的大飯店、百貨公司、購物中心皆可見到踪跡,例如半島酒店、凱悅酒店(標誌「K11」即是其購物商場)、喜來登酒店、假日酒店、洲際酒店、香格里拉酒店、崇光百貨、栢麗購物中心、海港城、國際廣場、新太陽廣場、新港中心……,及香港的重要地標、鐘樓、香港文化中心、香港太空館、香港藝術館、清真寺、天星碼頭……幾乎全集中在這小區塊內,極少外來客到訪香港而不去九龍尖沙咀逛逛的,尖沙咀地鐵站出口數量之多,恐怕全球數一數二,這裡的人車流動密集及複雜程度極有可能高居全球第一。

早上七點鐘的尖沙咀蠻清靜,路上人車不多,店門大多還關著,尚未開門營業,祇有零零落落幾家茶餐廳或麵食店、雲吞店閃著霓虹燈正在營業中。我注意到兩個特別的現象:

一、晨間營業的餐廳店家數量,似乎與晚間熱鬧滾滾的人潮差距極大。

二、在這商業區內看不到一個路邊攤販。

我猜想,前一種情形,是因為此區域並非住宅區,並且上班族還未出現;後一種情形,應該歸功於香港政府的強力取締攤販,以維護這個國際著名觀光景區的形象。

我首先到網友大力推薦的尖沙咀樂道「澳門茶餐廳」品嚐茶餐廳的風味,雖然以前我常到訪或途經香港,早餐進茶餐廳消費很多次,但從未特別留意過茶餐廳的特色文化,這次我印證茶餐廳的特色了。

「澳門茶餐廳」座落在彌敦道尖沙咀地鐵站清真寺出口海防道的第一路口:樂道路,對面就是有名的「龍津風味食品店」,「澳門茶餐廳」與「龍津風味店」兩家店霓虹燈日夜皆閃亮醒目無比,很容易看見店面。

我早晨七點進澳門茶餐廳時,店內祇有三、四桌客人,到七點四十分,我吃畢早餐、看完報紙時,店內幾十桌位已經座無虛席了,生意之紅火可見一般。

點了招牌「A式早餐:豬扒豬仔飽配炒蛋」,附贈咖啡一杯及白開水一杯,收費港幣28元(網上記載25元,應該已經上漲3元了吧。),豬扒堡的麵包烤得酥脆,夾配肉和洋葱一起嚼起來,滋味美紗,我喜歡!咖啡一般,沒什麼好說的,港式炒蛋,對我而言,總覺得太濕軟,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口味,勉強湊合著吃。

另外,我再到一家茶餐廳老店,離澳門茶餐廳不遠的「陳誠記茶餐廳」,原先網上說澳門茶餐廳附近彌敦道上的「蘭芳園茶餐廳」值得一吃,我依址前往,卻吃到閉門羹,諮詢重慶大廈保安人員說:「十點半才開門。」,早餐已不營業了,因此轉赴鄰近「加拿分道」上的陳誠記茶餐廳,在香港凱悅酒店對面。

「陳誠記」的裝璜與「澳門」風格大相逕異,「陳誠記」是老港式茶餐廳,「澳門茶餐廳」顯得時尚新潮。我在陳誠記當然要點傳統港式早餐:糯米雞13元、蝦米腸粉10元、粥13元,買單僅收33元優惠價,便宜3元港幣。

糯米雞和粥,我都喜歡。糯米蒸得熟爛,內餡豬肉、雞肉、臘肉等與荷葉混合,蒸出濃郁香氣,煞是好味一道;白粥中有撈到雞塊、豬瘦肉條、蚵仔、皮蛋,稍微鹹些,粥糜下肚,入胃溫熱,感覺不錯。

港人到茶餐廳,邊吃早餐邊看報、聊天,是一種「幸福庶民」的享受。據說香港的「茶餐廳」是由「大排檔」演變來的,數十年前,香港的大排檔曾經是很普及可見到的食肆,但由於港府祭出嚴苛的衛生條例,並且不再發放大排檔營業許可證,目前已經面臨絕迹的情況,這些原來經營大排檔的業者只好轉進室內,結合紅豆冰、菠蘿冰、雜果冰做招徠顧客主力的冰室,化身轉成「茶餐廳」。通常民眾早上約7:00-11:00之間到茶餐廳吃早餐,不會消費很多錢,以港幣20-30元居多,算是大眾化市民早餐。「茶餐廳」提供的早餐樣式:麵食、粉類、西式食物、粥類、炒蛋、煎蛋、咖啡、奶茶、蛋塔……。香港人早上到茶餐廳吃飯後,當天會精神飽滿,工作有勁,這是香港的特色飲食文化,遊客去體驗一下,不錯地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如何到達:
「澳門茶餐廳」:地鐵尖沙咀站清真寺出口,香港九龍尖沙咀樂道25號,電話:852-23668148
「陳誠記茶餐廳」:地鐵尖沙咀站,尖沙咀加拿分道6B,電話:27234551

熱門文章

《廣州:後記》南方果然有甜味

人生在世必定都會嚐過「酸、甜、苦、辣」滋味,吾人飲食則可「去苦」而選擇盡嚐「酸、甜、鹹、辣」風味,這是做人的幸運,也是生活的樂趣。 自從2011年7月上旬,我展開進行「遊兩岸必嚐精選特色小吃」系列考察計劃,迄今天(2011年11月28日)作者業已完成「東酸」、「西辣」、「南甜」、「北鹹」全部及「台灣」部分專輯,小計99篇文字及千張照片,預定下月底之前全部脫稿。作者有幸遍嚐人們期求的「酸、甜、鹹、辣」及「甘、香、酥、脆、麻、淡、鮮、爽、靭、嫩、硬、柔、軟、刺」等風味口感變化享受,實在福氣啦! 在數月的東闖西蕩,南奔北跑期間,遇到兩岸不少舊雨新知,或和他們閒聊或請教或交流或邀餐,真的獲益良多,我想「食衣住行育樂」六大人生最要緊事項中「食」,才是人人最容易、最樂意、最愜意交流的大事,兩岸的交流如果能更促進鼓勵從「飲食文化」方向來加大力度,應該是大家最樂觀其成的重點事項。尤其兩岸的「地方特色風味小吃」,由於兩岸人民原即係源於同種、同文、同語,台灣居民大多數先祖來自閩南,後來隨國民黨遷台之各省飲食文化又融入台灣飲食文化中,可以說兩岸的飲食文化存在著相當大程度的同質性,也有各自之差異性。作者本人在這數月中品嚐過數百家各種各類、各式各樣、各門各派兩岸餐館(絕大多數皆係室內用餐),似乎尚未有感覺難以下嚥情形,祇有「極喜、甚喜、頗喜、喜歡、尚喜、略喜、不喜」七個評價等級之分而已,係個人主觀認知,並非飲食文化之衝突或矛盾; 透過縝密仔細的觀察、體驗、比較、分析之後,我已經詳載或拍攝於各專輯之圖文中,表達對兩岸「歷史傳承、地理景觀、文化生態、經濟發展、社會現象」的異同觀點及心得,就教各方賢達指正。 中國華南地區潮濕溽熱,人們容易中毒生病,必須想辦法解除這項地理癥結,於是專家可以見到中國八大菜系中的「廣東菜系」及「福建菜系」(「粵」、「閩」菜系)不論大菜或小吃中,表現「酸、辣、鹹」之味道,雖有卻少,而於「甜」味則甚強調,蓋因「甜」味具驅濕、解熱、排毒功能也,閩粵等華南地區又盛產蔗糖,以故行走閩粵之境,甜品店舖攤販頗多,尤以廣州、香港、台灣大街小巷甜品及甜食店商特多,涼茶、糖水、龜苓膏、糕點、冰果、甜湯……隨處可吃到甘甜美味之冷熱各品,對「嗜甜族」而言,真是生活在幸福之都矣。 2011年11月份,我有18天生活在廣州、香港、澳門,其餘12天在台灣,兒子說:「爸爸遊走於兩岸四地。」他建議我這個

台灣著名小吃麻油雞

台灣婦女坐月子期間必吃的「麻油雞」是台灣重要的名小吃之一,但是愛吃麻油雞的,可不限於台灣婦女,台灣男人愛吃麻油雞的「程度」及「數量」似乎不會比台灣女人,作者就是其中一個愛吃麻油雞的男人。 「麻油雞」顧名思義其主要材料便是「麻油」及「雞」,配料:薑、米酒、味精、冰糖,烹製方法與另一項台灣著名特色風味小吃「薑母鴨」大致雷同,只是薑母鴨可以隨意加入其他菜品,例如豆皮、豆芽、高麗菜、菠菜、鹹菜、茼蒿菜、青江菜……,而麻油雞則很單純,不另加其他菜品,頂多覺得味道不夠時,再添加一點米酒或麻油。 盛暑之季,少人吃麻油雞,因為麻油及米酒皆會引起火氣,身體一上火,則會口乾舌燥,吃太過多麻油雞嚴重時會流鼻血;冬天時節,來碗麻油雞暖身補體,是最佳食品,愈冷吃起來愈吃愈過癮。女性坐月子期間,身體比較虛弱,吃麻油雞來溫補體力最適宜,並且這道食物良品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素,所需花費成本不算太高,因此普受歡迎。 有一家專營「麻油食物」的老店舖,提供的麻油系列產品頗多:麻油雞、麻油赤肉湯、麻油腰子湯、乾麻油腰子、乾麻油豬肝、麻油下水湯、麻油豬心湯、麻油豬肝湯、麻油米血、麻油鮮魚湯……,這家鄰近台北市中山北路,座落捷運蘆洲線中山國小站(民權東路出入口)的「阿圖麻油雞」老字號,從1974年營業迄今36年,打出「麻油雞專賣」好口碑,2008年「台灣麻油雞節」當選為「全國最夯麻油雞店」,報導中說,去吃阿圖麻油雞,不管冬夏,天天皆需排隊等候輪號,據說單單阿圖的招牌「麻油雞」一項,夏季日賣300碗,進入寒冬,每天銷售500碗以上,連同其他麻油系列及人蔘雞、四物雞、香菇雞……產品,每日出貨數千碗,令人咋舌的業績耶。 誰說「賣小吃不能賺大錢」? 「阿圖麻油雞」店收錢有給統一發票,是「優良納稅商店」,這在一般小吃店多採「免用統一發票」情形是少見,可能這種「驚人」的業績,地點又座落在繁榮的中山區境內,老早以前就被稅捐處盯上了,要想漏開發票也難。 2011年12月4日,我專程在上午11點鐘「阿圖麻油雞」公告的開店之際便趕去,還未到店門口,已見有人在櫃檯前排隊,趕緊三步併兩步快速去加入隊伍,拿到發票和號碼,到隔鄰的座位等候:「麻油雞」110元、麻油麵線35元、燙青菜30元。 很快地,這三樣好吃食物端上來,麻油雞是招牌貨,其香醇美味自不殆言,尤其讚賞的是雞肉肉質纖維緊實,口感至佳,不像我常吃到一些便宜的麻油雞,雞肉爛爛的,吃一

吳抄手的抄手超棒!

「抄手」和「擔擔麵」都是四川著名的小吃,台北市繁榮的忠孝東路有一家「吳抄手」,知名度頗大,我去吃過幾回,覺得不錯。我當然知道「吳抄手」淵源來自四川,上網查過知道,原來成都的吳抄手先有名,重慶的吳抄手後來居上,並且好吃程度超過成都吳抄手,便很想嚐嚐重慶吳抄手到底好吃到什麼程度? 重慶吳抄手位置極佳,座落解放碑附近,通常名店總是在用餐時間特別擁擠,因此我選了下午四點鐘(特地摘下手錶拍照為證)午晚餐的中間空檔時間前往,店裡還是坐滿三分之一左右,不時有客人進進出出,其生意紅火程度可想而知。 招牌抄手一定是首選,我點了不上火(不辣)的「雞湯抄手」12元,另外價目表上有「陳皮兔丁」及「幻影牛肉」,兔丁是四川常見的名小吃之一,我吃過兔頭,並且是由最著名的兔頭名店「老媽兔頭」製作,惟尚未吃過兔丁,當然要點一份「陳皮兔丁」18元品嚐;袋裝「幻影牛肉」在四川特產行皆陳列於明顯架上,可見是川味名產之一,斷不可錯失領略美味機會。 呵,吳抄手的「雞湯抄手」果真如網友們大力推薦的好好吃,美味得不得了。獲得政府頒給「中華名小吃」、「餐飲名店」、「風味小吃」、「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烹調術認定」,名不虛傳。 「抄手」在廣東,稱為「雲吞」,江南地區叫「餛飩」,不過那也不一定,我上個月(2011年9月)在北京吃的天下美味之一「餛飩侯」;台灣則名稱有稱「雲吞」,有叫「餛飩」,不一而定,怎麼稱呼皆可,反正大家都知道「雲吞」、「餛飩」均是同一樣食物。 一般製作餛飩,是將餡入皮後,對「邊」折而包之,重慶採對「角」折後包於其中,好像一個人兩隻手交叉抄著抱在胸口的模樣。 清朝末年,重慶的大街小巷已經有不少賣抄手攤販,民國初期,四川省境內以成都青石橋「吳抄手」最負盛名,重慶有一位名叫李文生的人,夥同另外四位朋友借成都吳抄手的超高人氣,在重慶開起「吳抄手」餐食店,由於冀盼生意興旺,選料極講究,使用上等麵粉做麵皮,精選豬背柳加金鈎等各種配料做成極品抄手,重慶吳抄手吃來滑順鮮美,細皮嫩肉,討人歡喜,品種又能創新多樣式:清湯、紅湯、雞湯、牛臊抄手等等,味佳品多,一炮而紅,更進一步研發出其他吳抄手系列招牌小吃:怪味雞、白斬雞、雞汁鍋貼、素椒雜醬麵……,更紅更火。 重慶吳抄手的雞湯抄手,「抄手」美味,被我吃光光;「雞湯」好喝,也被我喝乾淨,一點不剩。坦白說,這樣質量的食品,一碗在台北賣新台幣一百元(人民幣20元),